Wednesday, December 5, 2007

基金(1)

基金(1)

date:2007-12-6



小投資者,資金有寄想分享市場成果,又想“所為”分散風險;故可能決定買入月供基金。

為什麼說“所為”分散風險呢?我們以為買基金是低風險,實則是高風險,高風險的原因是;我們買入了一些不認識的產品,又在不合理高位買入(摸頂),用了很高的價錢買入,以致用時間值都不能補救的錯誤投資。

我一生人第二次錯誤投資,這個錯 timing,錯投資。

1999年是這個科網股熱,預期像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樣偉大,當時任何科網蓋念抄到天高,還記得TOM.COM嗎?當時很想分散投資,我幻想基金經理表現會好過大市和自己,就在投資展覽會,找到一間“晉裕環球資產管理” Harris Fraser (int'l) Limited,有一位投資顧問 A小姐提議:「每年想有幾多回報要求?承受風險高或低?」我說:「20%以上,中等。」投資經理說:「高回報!高風險!這些年科技股升幅最熱們,我提議你組合是科技組合,這份名單內基金可免費互換。我有個客投資科技成積很好。月供好,平均買入法有好處!」在2000年7月,選擇一份 Royal (Royal Skandia) & Sun Alliance 投資基金,由英國 Friends provident international 提供;月供$4,000,為期10年,每年供即$48,000元。

Royal & Sun Alliance 組合內容:
(1) JF pacific technology 20%
(2) fidelity telecommunication 20%
(3) aberdeen int'l technology 30%
(4) IGT continental european enterprise 30%

由香港資產管理去英國資產管理公司,再去基金公司,層層疊疊,費用自是羊毛出自羊身上,貨幣風險;由港幣換算美金,最後屬回換港幣,注意亦有匯對上風險。

2001年科網基金組合下跌60%,2002年其中一個基金,屬回太多,以至全個基金取消,當時全個基金只得原本價值的30%,要將原本錢轉投另一個“歐洲小型基金”。

2002年,財政受到極大壓力;失業加上要供一個樓宇按揭,無能力再多支出月供$4,000 基金。與投資經理商討,嘗試停供,但合約最少供兩年,要到2002年7月才可停供。

2003年,把組合內容改為:
(1) Investec GS continental european equity
(2) Baring Korea feeder
(3) JF Thailand fund
(4) HSBC Chinese equity

2004年10月,屬回基金,扣除手續費萬多元提早屬回費,只餘下$54,324.27- 合共供款$4,000 x 25期 =$100,000.-
蝕:$45,675.73- (未計年內失去利息,機會成本。)

當時你可以話,繼續供便可保救,不錯!但相信要20年以上了,屬回只餘下錢我把它買入匯豐,以股代息,心理上感覺很好。

什麼基金經理,收高昂管理費和認購費,倒不如傳統智慧,自己買匯豐和恆生,尚可財息兼收。高貴基金經理,還比不上傳統智慧。納指由2000年五千幾點到現在2660點,現今納指只得高位一半當時,再多十年,可能會回到五千點,真是天知道!!

待續...連結至投資基金 (2)